社区来了“平博合伙人”治理有了“新动能”!
平博早在2018年,郫都区就率先创新试点“社区合伙人”参与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模式,把企事业单位、爱心商家、社会组织平博、爱心个人等社区成员紧密团结在一起,组成商企合伙人、社群合伙人、个体合伙人三大类型的合作团队。
通过建立亲密的“伙伴关系”,以“公益+低偿+市场”的方式为居民提供更专业化、品质化的社区服务,并通过合伙人的收益反哺、资金注入、联合共建等方式提高社区发展治理公益造血能力。
截至目前,郫都区已累计聚集各类“社区合伙人”800余个,筹集社区公益基金1200余万元,服务社区居民10万余人次。
在郫都区郫筒街道书院社区,提起“几人小馆”“水天一叶”“漫漫小蜗”,几乎无人不晓,那里早已是社区的网红打卡地。
不为外人知道的是,这几个地方曾经是闲置的样板间平博、小区架空层,因为疏于管理还一度地面破损、墙壁发霉。从破败到网红,巨大的转变,源于书院社区引入投资商,以“公益+低偿+市场”的运营方式,唤醒了沉睡的社区资源,为公园社区输血造血。
以“社区合伙人”之一“水天一叶”美学工作坊为例,工作坊将美学生活与传统文化完美结合,社区居民在这里能通过“公益+低偿+市场”的价格方式享受中式茶道、插花、古琴、书画、传统生日会、传统伴手礼制造等服务和体验。
而书院社区在与“水天一叶”美学工作坊的“社区合伙”合作协议中,则明确规定了相关权利与义务:
社区以社区闲置空间与合伙人共同打造新消费场景,合伙人收入的4%注入社区公益基金池,反哺社区,激发社区活力。
同时,合伙人为社区免费提供公益活动,包括活动场地和人员支持,让社区活动更加多元化。
“现在我们这里还是茶艺师培训基地,能为社区居民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帮助失业人员走进就业岗位和掌握工作技能。”“水天一叶”美学工作坊相关负责人介绍。
与社区合作为居民提供品质化的生活性服务,用公益、低偿、有偿分类服务的模式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创新社区经济发展模式,书院社区以招募“社区合伙人”的方式引入社会资源,把废弃样板房改造成为社区居民消费、活动的新空间,营造出各种类型的“公园+”复合场景。
“社区将这些生活服务类项目和企业作为商业消费新场景,就是希望把相同兴趣爱好的人聚集在一起,让人们可以生活在社区、工作在社区、娱乐在社区,同时也能用商业的方式反哺公益。”书院社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社区合伙人用他们的专业知识,营造出社区居民喜爱的空间和场景,在这样的场景里举行各种社区活动,对于社区居民的吸引力也就大大提高。
除了空间换资源,合伙人将自己的生产营业空间直接提供给社区居民使用也是一种与社区的合伙方式。
例如,郫筒街道和平社区鑫苑城将售楼部大型会议中心提供给社区使用,奎星楼社区“三两茶馆”将营业空间分时段提供给居民自组织开展活动等,实现了居民公共活动空间扩大近万平方米,公益服务每年增加上千人次的社会经济价值。
“BLOCK街区又搞活动了,走,带娃娃一起去逛逛。”如果能统计郫筒街道双柏社区居民近年来最爱遛娃的地方,双柏社区BLOCK街区的票数将会遥遥领先。
双柏社区BLOCK街区,算是郫都城区最热闹的地方之一,这里商业楼宇集聚,随着“君诗”烘焙、“好吃兔”餐饮连锁、成都海骏达城等品牌店、商圈入驻,也让更多品质商品楼盘落地此处,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地人在郫都工作、生活。
面对新老郫都人对社区服务多元化需求,双柏社区探索开展了以“公益+低偿+市场”的方式,为居民提供更专业化、品质化的社区服务,共筑互利互惠营商环境。
“BLOCK街区的君诗、好吃兔、渔夫小镇等商家近年来相继成为我们社区的合伙人,他们各捐赠了8000元投入到社区公益基金池,以联盟化方式共同打造社区消费新场景街区。”站在BLOCK街区,双柏社区党委书记熊珊指着街区一侧的绿化带说,“这些都是商家自发贡献的绿植并设计打造的。”
“既装扮了街区景观,也为商铺引来了人流。”“君诗”烘焙主理人杨俊英是BLOCK街区最早一批加入社区合伙人的商家,在她看来,这是一种双赢的模式。
她说,以社区合伙人方式开展“公益+低偿+市场”的甜品烘焙课堂,不仅赢得了人气还挣到了一定收益;另一方面,社区活动空间有限,商家共享空间给社区,既为附近居民提供了活动场地,也无形中提高了商家的品牌影响力。
无独有偶,位于郫都区德源街道的菁蓉湖社区还通过引入成都杜鹃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成为“社区合伙人”,与社区共同开展综合体空间运营,不仅为社区居民提供了10个就业岗位,还可为附近居民提供咖啡制作、西餐搭配,茶道文化等免费技能培训。
“我们可以发挥社区与居民的天然桥梁与信任优势,一方面吸纳具有竞争优势、技术实力、品牌实力的各类市场主体成为‘社区合伙人’,以居民乐于信任的方式开展商业宣传或公益服务;另一方面,居民也能在‘家门口’就接触或享受便捷、高效、高品质的服务。”菁蓉湖社区相关负责人说道。
无论是双柏社区的“君诗”烘焙,还是菁蓉湖社区的社区综合体,都有效解决了周边居民缺失公共空间配套的问题,同时也在无形中作为社区服务场景和功能的延伸,满足辖区居民不同类型、不同空间层次的公共活动需求,实现社区商业服务“15分钟便民生活圈”品质业态的升级。
除了以空间换资源和市场主导的公益性“社区合伙人”两种模式,记者注意到,近年来,郫都区还衍生了利益互补的共建性“社区合伙人”。
如郫筒街道蜀都新邨社区和成都工业学院签订了校地合作协议,建立成工新邨众创空间,高校携十多个社团与社区共同开展共驻共建,建立科技研发实验室、科技互动体验区,为居民提供机器人、无人机等高科技科普公益体验活动。
“社区合伙人”作为一种全新的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模式平博,在郫都区已推行了5年多,郫都区还摸索出以资金支持的项目制“社区合伙人”模式。
“我们还探索利用社区激励资金,以及引导社区利用社区保障资金,支持专业社会组织、居民自组织、社会企业、行业协会等多元主体成为‘社区合伙人’,在社区发展治理领域持续深耕善治。”郫都区委社治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截至目前,郫都区已累计投入社区激励资金1300万元,社区保障资金6000余万元,实施社区主体、特色主题等类型的项目2000余个,涉及志愿服务、小区治理、生态保护等诸多领域。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